遴選考試申論范文:人不負青山 青山不負人_中公網校
400-900-8885

遴選考試申論范文:人不負青山 青山不負人

來源:中公遴選考試網   發布時間:2022-09-15 13:03:07

信息匯總
中央遴選課程 公文寫作免費課 地方遴選課程
遴選備考指導 遴選考情特點 課程優惠領取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發出警告:“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其中“勝利”二字引發了我的思考:人與自然到底是什么關系?真的是你強我弱的敵對關系嗎?顯然不是的,人類的各項生活生產活動必須依靠自然獲得資料,人的生產生活活動也會對自然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因此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才應是這道題目的最優解,人應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探索與自然的相處之道上我國可謂走在世界前列。從帝譽教導百姓“取地之材而節用之”,到諸子百家儒、道相繼提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再到唐朝律法規定“毀伐樹木、莊稼者,準盜論”……老祖宗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領悟比我們想象中來得更早、更先進。而這一先進思想自然也帶來了生產方式的轉變:“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在保護的前提下利用自然成為國民自覺,進而帶來了“魚鱉不可勝食”“谷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的豐收之景。自然是博大且博愛的,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在人與自然的相處中,占據主導的是“人”,只有“人”才會思考,才具備主觀能動性,因此,要想獲得自然的博愛,首先人類自身應主動保護自然、敬畏自然。

人若負青山,后患無窮盡也。恩格斯的告誡其實還有后半句“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近現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具備了前所未有的能力,但也正是因為能力日益強大,傲慢情緒開始滋生,人們夢想掌控自然、征服自然,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倫敦煙霧事件讓4000人在短短幾天內喪生;墨西哥原油泄漏事故嚴重威脅數百種生物的生存;日本一氮肥公司隨意排放含汞的廢水,造成近萬人患上“水俁病”……自然的“報復”來得悄無聲息卻又驚天動地,哪怕是在今天,從濫砍濫伐造成的水土流失、洪澇災害,到工業生產排放廢氣帶來霧霾天氣,再到過度開墾導致的土地沙漠化……自然也還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對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方式發出警告。因此,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迫在眉睫。

所謂“交往”便是“有來有往”,人與人是如此,人與自然也是如此,人類為青山付出多少,青山就會回饋人類多少。你若是想看更藍的天,想喝更潔凈的水,想呼吸更新鮮的空氣,那自然就得先踐行低碳生活、低碳生產,先向自然表達出“善意”,自然才會給予“回饋。”

(責任編輯:李明)

分享到:
免費領課專題
中公優職

推薦課程

隨機推薦

更多課程

    日利奇之5-20下,學生用戶胡

    • 年度會員年度會員 68
    • 終身會員 198
    尊享12大會員特權
    1. 好課免費

    欧美交换配乱婬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