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代克三大學習定律_中公網校
400-900-8885

桑代克三大學習定律

來源:中公教師資格考試網   發布時間:2022-11-10 13:15:59

教師資格證考試信息匯總
近期熱門公告 報考流程咨詢入口 專業限制政策咨詢
備考專用工具包 考試題庫點擊查看 考情變化早知道

在教師資格考試中,桑代克的三大學習定律考查的頻率相對較高??v觀以往的考查題型,這部分內容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相對來說并不難理解,但在學習時,大家卻普遍存在著諸多誤解。這里老師便帶著大家進行簡單的梳理,希望大家能夠結合例題加以理解。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曾做過許多動物學習的實驗,以此來解釋學習的實質。其中,尤以“貓開籠取食實驗”最為。

貓開籠取食實驗:

桑代克把一只非常饑餓的貓放到籠子中,籠子外面有一條鮮美的魚,在籠子里有一個能打開門的開關,若貓觸碰到開關,籠門就會開啟,貓就可以離開籠子,吃到外面的魚。試驗開始了。剛開始,餓貓進入籠子中時,只是漫無目的地亂撞,后來偶然碰上開關,餓貓打開籠門,吃到了食物。一段時間后,桑代克再把餓貓關在籠子中,并多次反復。最后,貓只要一進入籠中便能直接打開籠門。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貓的學習是經過多次的嘗試錯誤,由刺激情境與正確反應之間形成的聯結所構成的。

由此,桑代克認為,學習的過程就是一種嘗試錯誤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的嘗試,錯誤反應逐漸減少,而正確的反應最終形成。根據他的這一結論,人們便將他的理論叫做“試誤說”。

同時,桑代克認為,人類的學習與動物相比可能要復雜一些,但其本質是一致的。由此,桑代克便在此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三大學習律:練習律、準備律、效果律。

1.準備律

所謂準備律是指在正式進行學習活動之前,如果學習者做好了相應的準備,那么就能比較容易地掌握學習的內容。很顯然在實驗當中的準備律就是貓必須是餓貓,如果貓吃的很飽就不會有很強烈的欲望跑出籠子去吃魚。

而日常生活中教師每每讓學生做好預習工作,目的就是讓學生更容易的理解下節課所學內容,這便是準備律的應用。給我們的教育啟示就是:我們一定要給學生準備時間,作為老師千萬不能搞突襲。

2.練習律

指學習要經過反復的練習,地加以鞏固才能最終形成。在實驗中,餓貓并不是一次便學會了開籠門,而是練習,多次反復才學會的。

在平時的學習活動中,我們經常進行的題海戰術便是這個道理。學生初步學習,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并不熟練,多次練習后便熟能生巧了。這個定律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練習才能鞏固知識,不然學習的知識就會忘記。

3.效果律

效果律是指當學習者建立了聯結時,導致滿意后果的聯結會得到加強,如受到獎勵,而帶來煩惱效果的行為則會被削弱,如被懲罰。在實驗中的效果律其實就是貓跑出籠子有魚吃,這條魚對于貓來說就是一個反饋。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舉手回答問題,如果被夸獎了,那么他以后可能會更加積極,相反,若是被嘲諷,可能學生便再也不會積極參與課堂。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我們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交上來的作業,老師要給予批改,這些對于學生后續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

以上就是教師資格考試中桑代克三大學習定律的相關內容,接下來將會為大家呈現一道例題,來檢驗一下大家的學習效果。

【單選題】當聯結建立時,導致滿意結果的聯結會被加強,而導致煩惱結果的聯結則會被削弱或淘汰。這是桑代克提出的學習律中的( )。

A.準備律 B.練習律 C.效果律 D.結果律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桑代克提出的三大學習定律。效果律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得到的各種正或負的反饋意見會加強或減弱學習者在頭腦中已經形成的某種聯結。題干中,導致滿意結果的聯結會被加強,而導致煩惱結果的聯結則會被削弱,這體現的就是效果律。C項正確。

A選項,準備律是指在進入某種學習活動之前,如果學習者做好了與相應的學習活動相關的預備性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學習者就能比較自如地掌握學習的內容。與題干不符,排除。

B選項,練習律是指對于學習者已形成的某種聯結,在實踐中正確地重復這種反應會有效地增強這種聯結。與題干不符,排除。

D選項,三大學習定律中沒有結果律。為干擾項,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責任編輯:李明)

分享到:
免費領課專題
2022下半年全國教師資格證—面試優學直播
全國教師資格面試示范隨心學-6篇
中公優職

推薦課程

隨機推薦

更多課程

    日利奇之5-20下,學生用戶胡

    • 年度會員年度會員 68
    • 終身會員 198
    尊享12大會員特權
    1. 好課免費

    欧美交换配乱婬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