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課程目標的四種價值取向_中公網校
400-900-8885

辨析課程目標的四種價值取向

來源:中公特崗教師考試網   發布時間:2022-11-10 13:54:54

教師招聘信息匯總
教師招聘公告信息匯總 教招考試題庫 教師招聘考情及新手指導
教招備考0元學 D類備考0元學 特崗備考0元學

一、考情介紹

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這個知識點在教育學中是一個較為重要的考點,一般都是客觀題形式進行考察,基本以選擇題型為主。學生學習此知識點時在理解和區分上有一定難度,接下來幫助大家梳理一下該知識內容。

二、知識講解

美國課程論專家舒伯特將典型的課程目標價值取向歸結為四個方面:“普遍性目標”取向、“行為目標”取向、“生成性目標”取向和“表現性目標”取向。

1.普遍性目標

普遍性目標”是基于經驗、哲學觀或倫理觀、意識形態或社會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則,這些宗旨或原則直接運用于課程與教學領域,成為課程與教學領域一般性、規范性的指導方針??善毡檫\用于所有教育實踐中,它對各門學科都有普遍的指導價值。

特點:具有普遍適用性,“是大而宏觀的目標”,因此不夠具體且有模糊性。

例子:我國的教育目的—培養德智體美勞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行為性目標

“行為目標”是以具體的、可操作性行為的形式陳述的課程目標,它指向課程結束后,學生身上所發生的行為變化。它具有可操作性、具體性和精確性,能夠使學習更加的標準化。

特點:具有預設性,“是小而具體的目標”,它指明了課程結束后學生自身所發生的行為變化。

例子:學生能夠準確無誤的說出杠桿原理;學生能朗讀和默寫文章中的10個生字。

3.生成性目標

“生成性目標”是指在教育情景當中隨著教育過程展開而自然生成的目標。如果說行為目標是預設的,那么生成性目標就是具有過程性。

特點:非預設目標,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自然生成的目標。

例子:杜威的“教育即生長”;學生在課堂中提出了老師之前沒有想到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新的問題。

4.表現性目標

“表現性目標”是指每一個學生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中參與活動時所產生的個性化表現。這是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所以產生的一種目標價值取向,因為每個學生的經驗和興趣不同,即使是看到同一個知識點,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想法,這就需要教師更多關注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

特點:非共性目標,注重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的表現目標。

例子:教師在教授《少年閏土》一課時,請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并說明理由。

三、練一練

1.龔老師在教授自然界的水循環一課時,要求學生能夠簡述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并能夠繪制“海陸間水循環示意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此課程目標分類屬于( )。

A.普遍性目標取向

B.生成性目標取向

C.行為性目標取向

D.表現性目標取向

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課程目標取向的相關知識點。題干中,教學目標當中的行為主體是“學生”,動詞行為是“簡述”、“繪制”,是可觀察、可操作,比較具體的行為性目標,故本題選擇C。

(責任編輯:李明)

分享到:
教招筑夢直播
2022教招考點速學營
免費領課專題
中公優職

推薦課程

隨機推薦

更多課程

    日利奇之5-20下,學生用戶胡

    • 年度會員年度會員 68
    • 終身會員 198
    尊享12大會員特權
    1. 好課免費

    欧美交换配乱婬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