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杰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_中公網校
400-900-8885

皮亞杰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來源:中公特崗教師考試網   發布時間:2022-11-10 14:14:49

教師招聘信息匯總
教師招聘公告信息匯總 教招考試題庫 教師招聘考情及新手指導
教招備考0元學 D類備考0元學 特崗備考0元學

在吉林省特崗考試中,對于皮亞杰道德發展階段理論這一考點的考查屢見不鮮,此類知識點也是備考中考生應重點備考的知識點。這一知識點在特崗考試中以單選題、判斷題和簡答題為主。本文就關于皮亞杰道德發展階段論的知識點進行匯總,幫助大家充分備考。

【知識點】

皮亞杰認為,兒童道德發展是一個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觀責任感逐步向主觀責任感轉化的過程。根據公正觀念的發展水平,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前道德階段(1-2歲):兒童處于感覺運動時期,行為多與生理本能的滿足有關,無任何規則意識,因而談不上任何道德觀念發展。

第二階段:他律道德階段(2-8歲):兒童主要表現為以服從成人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又稱為服從的階段。

又可分兩個階段:

(1)自我中心階段(2-5歲):這一階段兒童處于前運算思維階段。其特點是單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義,片面強調個人存在及個人的意見和要求。

(2)階段(5-8歲):思維正由前運算思維向具體運算思維過渡,以表象思維為主,但仍不具備可逆性和守恒性。因此,這一時期兒童的道德判斷是以他律的、的規則及對的服從和崇拜為特征。他們了解規則對行為的作用,但不了解其意義。他們常以表面的、實際的結果來判斷行為的好壞。認為服從成人就是的道德觀念,服從成人的意志就是公正。如果違背成人的法則,不管動機如何都應該受抵罪的懲罰,而且懲罰越厲害越公平。

第三階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8-11、12歲):兒童思維已達到具有可逆性的具體運算,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從”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觀念為主要特征,逐漸代替了前一階段服從成人的支配地位。意識到準則是一種保證共同利益、契約性的、自愿接受的行為準則,并表現出合作互惠的精神。開始以動機作為道德判斷的依據,認為公平的行為都是好的。關于懲罰,認為只有回報的懲罰才是合理的。

第四階段:公正道德階段(11、12歲以后):這時兒童的思維廣度、深度及靈活性都有了質的飛躍,此時才真正到了自律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開始出現了利他主義。他們基于公正感作出的判斷已經不再是平等基礎上的法定關系,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系。將規則同整個社會和人類利益聯系起來,形成具有人類關心和同情心的深層品質。

皮亞杰在兒童道德發展規律的研究方面的杰出貢獻

(1)在認知發展與道德發展的關系方面,肯定了認知發展是道德發展的必要條件,認為道德情感的激發有賴于道德認識,價值判斷有賴于事實判斷。

(2)關于兒童的道德發展的規律問題及道德發展過程中的質和量的問題,皮亞杰提出兒童的道德發展是一個連續的整體過程,在這個連續的過程中,由于心理結構的變化而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

(3)關于教育在兒童道德發展中的作用,皮亞杰認為認知發展是道德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可以通過教育的手段加以促進。

注意:抵罪性懲罰,即通過強制的方法使犯錯者改正錯誤,并用痛苦的懲罰使他明白自己是有錯的。

回報性懲罰,即只要試犯錯誤者感受到其不端的行為所導致的后果就足夠了,而不需要通過痛苦的懲罰。

【練習題】

皮亞杰認為,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趨勢是從無律階段、他律階段到( )。

A.超律階段 B.節律階段 C.紀律階段 D.自律階段

【答案】D。解析:皮亞杰認為,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趨勢是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他把兒童道德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無道德階段、他律階段、自律階段、公正道德階段。因此,答案選D。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皮亞杰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同學有所幫助,祝同學們!

(責任編輯:李明)

分享到:
教招筑夢直播
2022教招考點速學營
免費領課專題
中公優職

推薦課程

隨機推薦

更多課程

    日利奇之5-20下,學生用戶胡

    • 年度會員年度會員 68
    • 終身會員 198
    尊享12大會員特權
    1. 好課免費

    欧美交换配乱婬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