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行測題庫:行測邏輯填空模擬題2022.11.03_中公網校
400-900-8885

三支一扶行測題庫:行測邏輯填空模擬題2022.11.03

來源:中公三支一扶考試網   發布時間:2022-11-17 11:59:06

三支一扶信息匯總
三支一扶公告匯總 三支一扶備考技巧 三支一扶考試題庫
小白備考錦囊 三支一扶考試科目 三支一扶考情政策
 行測題庫:行測邏輯填空模擬題 

1.交流是復雜的藝術,有聲語言并不是表達意義的方式,輔以動作和面部表情,可以使表達生動形象,也折射出歷史和文化智慧的光芒。各民族間的形體語言,有的形式和意義相同(如握手致意),有的雖然形式相同,意義卻________。如果不能正確解讀就可能產生誤會,甚至引起嚴重的后果。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南轅北轍 B.針鋒相對 C.截然相反 D.紛繁復雜

2.傳統高性能材料越來越依賴各類稀缺資源,人們想在自然界中找尋具有超物理特性天然材料的嘗試一直________,必須另辟蹊徑,探尋超越常規材料性能極限的新型材料。直到21世紀初,美國研究人員在研制“隱身衣”的實驗中利用微波技術發現了超材料的________,才宣告了超材料的誕生。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屢試不爽 乾端坤倪 B.收效甚微 蛛絲馬跡

C.困難重重 奇思妙想 D.舉步維艱 一鱗半爪

3.關于如何有效解釋兩次世界大戰的起源和暴行產生的機制,戰爭史家一直感到________。他們發現,當落實到細節研究上時,常常________迭出。譬如馬克思主義史家認為經濟壓力是大戰的動因,但歷史事實卻是二戰爆發在歐洲的經濟上揚期,因此許多戰爭史家不得不有此共識:戰爭起源問題并非歷史學專業所能解釋。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尷尬 謬論 B.困惑 悖論

C.猶豫 矛盾 D.沮喪 誤解

行測題庫:行測邏輯填空模擬題答案

1.【答案】C。中公解析:先閱讀題干,題干討論的是交流的方式。“各民族間的形體語言……有的雖然形式相同,意義卻________”,設空前出現了轉折詞“卻”,與前半句構成了轉折關系,所以設空處表達的意思應跟“相同”構成反義。“南轅北轍”表示為“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文段中不涉及行動與目的,排除選項A。“針鋒相對”比喻雙方在策略、論點及行動方式等方面尖銳對立,設空處的主語為“各民族間的形體語言”,非雙方,排除選項B。“紛繁復雜”指多而雜亂,沒有條理,形容文章內容蕪雜,沒有條理,或者是事情雜亂無章,沒有頭緒,意思不符,排除選項D。“截然相反”表示完全不同,與轉折前構成反義對應。故正確答案是C。

2.【答案】B。中公解析:第一空,A項,屢試不爽,形容多次嘗試而沒有出現任何的差錯。和材料表示意思相反,排除;B項,收效甚微,強調付出的努力沒什么效果??梢泽w現出嘗試的結果不如意,保留;C項,困難重重,形容困難接連,一個又一個。也可以體現出嘗試有難度的,保留;D項,舉步維艱,形容每走一步都非常的艱難。形容做事情是存在難度的,保留。

第二空,B項,蛛絲馬跡,通常用比喻事物留下的不明顯的線索或者痕跡,放入文中,可以體現通過超材料存在的線索,我們宣告了超材料的誕生,保留;C項,奇思妙想側重是奇妙的想法,和上下的文意沒什么關聯,排除;D項,一鱗半爪,指一點鱗片、爪子,側重強調零星片段的事物。放入空缺處就證明超材料之前已經有了,通過這次研究,我們找到了其中存在的一部分,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而這個空想體現出來的意思是強調通過技術才發現了超材料,排除。故本題選擇B項。

3.【答案】B。中公解析:首先我們快速閱讀題干,大概了解文段圍繞著兩次世界大戰的起源和暴行產生的機制描述,其次可以比較明顯的看到第二個空格后有個“譬如”,由“譬如”引導的句子是對上文的解釋說明,因此第二個空格的提示信息,是“譬如”引導的這句話,我們可依據該提示信息進行第二個空的選擇。由“馬克思主義史家認為經濟壓力是大戰的動因,但歷史事實卻是二戰爆發在歐洲的經濟上揚期”可知,第二空所填詞語應含相反、矛盾之意,排A、D項。第一空中,“困惑”指感到疑難,不知道該怎么辦;“猶豫”指不果斷,拿不定主意。對應末句“戰爭起源問題并非歷史學專業所能解釋”,選“困惑”更貼切。故本題選B。

(責任編輯:李明)

分享到:
免費領課專題
《公基》精學勤練
中公優職
精學勤練打卡督學營

推薦課程

隨機推薦

更多課程

    日利奇之5-20下,學生用戶胡

    • 年度會員年度會員 68
    • 終身會員 198
    尊享12大會員特權
    1. 好課免費

    欧美交换配乱婬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