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言語理解:隱性主旨——細品作者的“弦外之音”_中公網校
400-900-8885

事業單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言語理解:隱性主旨——細品作者的“弦外之音”

來源:中公事業單位考試網   發布時間:2022-11-21 17:52:07

信息匯總
近期熱門公告 考情咨詢入口 輔導課程匯總
?與公務員區別 專業分類目錄 ?崗位薪資構成

眾所周知,主旨題是每年事業單位考試中必考且占比較大的題型,這類題型其實只要準確分析出文段的行文結構,是很容易判斷文段主旨??墒?,中公教育通過對考生的做題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當文段中作者的意圖表達得比較隱晦時,考生的正確率比較低。其實,想要提高這類文段的正確率并不難。今天中公教育就通過一道例題,帶各位考生進行分析,讓大家可以輕松判斷作者的“弦外之音”!

我們先來看一道例題:

【例】雖然中國的救災能力在經歷過多次大型自然災害后有了較大的,但是防災教育依然落后。中國扶貧基金會2015年對中國公眾的防災意識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僅有24.3%的城市居民表示關注災害應對的相關知識,這一數據在農村僅為11%。此外,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基本的防災準備,超過半數的農村居民從未參加過任何防災培訓。形同虛設的防災教育無法提高民眾的自救能力,等到災難發生后才開始組織學習,逝去的生命已經無法挽回。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防災教育比救災更重要

B.中國的防災教育亟待加強

C.防災教育是提高自救能力的基礎

D.城市與農村在防災教育上嚴重失衡

【中公答案】B。解析:文段首句指出中國救災能力雖然有較大提高,但防災教育依然落后;接著引用2015年中國扶貧基金會的調查數據說明中國民眾的防災知識缺乏、防災意識薄弱,再次說明了我國防災教育落后的問題;尾句最后表明,落后的防災教育無法提高民眾的自我解救能力,無法挽回逝去的生命。也就是在強調防災教育落后所帶來的危害。分析文段結構不難發現,文段前半部分提出問題,后半部分圍繞這個問題指出了其危害。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解決這個問題,即呼吁要加強中國的防災教育。B項與文段主旨相符,正確。A項無中生有,文段未就防災教育與救災的重要性進行對比,排除;C項論述的是防災教育的重要性,而文段旨在呼吁加強防災教育,并非文段重點,排除;D項,文段列舉數據是為了說明城市和農村居民均缺乏防災教育,二者的差距非文段重點,排除。故本題選B。

【總結】通過這道題可以看出:當文段先提出問題,而后強調危害時,那么文段通常情況下強調的并不是問題或危害本身,而是想通過分析這個問題及其危害來呼吁大家解決這個問題,即要針對文段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所以,考生以后碰到此類行文脈絡的文段時,可以借鑒這類方法,準確理解作者的“弦外之音”!

(責任編輯:李明)

分享到:
免費領課專題
事業單位非聯考省份-深度系統班
2023年全國事業單位聯考深度系統班
金點常識e課通
中公優職

推薦課程

隨機推薦

更多課程

    日利奇之5-20下,學生用戶胡

    • 年度會員年度會員 68
    • 終身會員 198
    尊享12大會員特權
    1. 好課免費

    欧美交换配乱婬视频